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84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2篇
  284篇
综合类   46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9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梅雨季节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而集中常常引发涝灾和造成棉花渍害的现象,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棉花防涝防渍及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与要求,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棉农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植棉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安徽沿江地区不能实现棉花机采的情况下,提出了“植株高度既适于机采也适于人工采收,含絮力适中(不易落花便于集中采收),生育期适中(播种到采收为180天左右),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较优(纤维长度30.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30.0 cN/tex以上,马克隆值5.0以下,籽棉产量3750 kg/hm 2以上,衣分在40%左右)”的油(或麦)后直播棉模式的人工采收品种选用策略。旨在促进安徽沿江地区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虑2001−2019年TRMM 3B43降水量数据在长江流域适用性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高程、坡度、坡向数据,选取不同组合对19a内TRMM降水量数据进行降尺度,并对优选的降尺度数据分别进行GDA、GRA校正,最后在年、季、月尺度下进行精度评价与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降尺度数据与站点实测数据的R²、BIAS、RMSE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空间分辨率由0.25°提高至1km,且TRMMNDVI数据精度优于TRMMEVI数据。(2)GDA校正结果优于GRA校正结果,且数据稳定性更好,更适于长江流域TRMM数据校正。(3)数据与站点实测数据R²在年(0.91~0.986)、季(0.704~0.88)、月(0.625~0.89)尺度上均有较高精度,细节特征较TRMM数据表现更好。(4)降水量越大的月份降尺度及校正效果越好。降尺度及校正后的TRMM数据能更好地反映长江流域真实降水信息,为农业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对我国乃至世界小麦育种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我国不同生态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适应气候变化调控机理,本研究以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20个当前大面积推的小麦品种、新审定品种和新选育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黄淮冬麦区北片河北省石家庄市种植,在返青期前对其抗旱抗冻性、根冠比和叶片干重与鲜重比进行调查;收获后对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生物量、单株粒重、经济系数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考种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抗冻性为黄淮冬麦区北片黄淮冬麦区南片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三大生态麦区的单株粒重与分蘖数、穗粒数、单株生物量、经济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呈显著和极显著的农艺性状相对较多,说明这两个生态麦区的品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不同生态麦区其他农艺性状正负相关各有一定差异。在欧氏距离20处,20个小麦品种(系)被聚类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品种(系)(第Ⅰ类)及黄淮冬麦区北片品种(系)(第Ⅱ类)两个大的生态型;在欧氏距离6处,Ⅰ类又分为分别以‘百农207’‘济麦22’和‘西农979’为代表的3个亚类,Ⅱ类是以‘长旱58’为代表。产量、穗长、株高和经济系数4个主成分因子对10个农艺性状表现型变异累计贡献率为76.39%。‘济麦22’等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品种(系)综合得分在前20株中占95%。以上研究结果为小麦适应气候变暖育种和引种示范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区多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的贫困落后地区,且在有关法律条文规定下,居民对保护区内资源利用受限,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中众多的社区居民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压力,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中通过对重点区域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并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口众多、经济水平受限等,提出降低保护区内人口密度、多形式提高居民收入、发展生态旅游和加强可持续经营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择黄河口生态恢复前后的未恢复区(R0)、2007年恢复区(R2007)和2002年恢复区(R2002)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恢复工程对生长季湿地土壤无机硫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恢复工程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硫含量。相对于R0,R2002和R2007土壤中的水溶性硫(H2O—S)含量分别降低46.7%和44.7%,吸附性硫(Adsorbed—S)和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含量分别增加0.4%,116.0%和50.1%,29.1%,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在R2002下降8.0%,在R2007增加19.7%。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硫含量在生长季呈不同的变化特征,这一方面与不同湿地植物生长节律以及地上与地下之间的硫养分供给关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不同生态补水方式导致的环境因子,尤其是pH、EC和氮养分的变化有关。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的总无机硫(TIS)含量以及其占全硫(TS)含量的比例均呈降低趋势。湿地土壤的TIS储量整体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而这种降低主要取决于H2O—S、Adsorbed—S和HCl—Soluble—S的贡献,且以H2O—S占优(78%~80%)。研究发现,随着黄河口湿地的逐渐恢复以及每年冬季芦苇收割活动的进行,恢复湿地土壤中的无机硫养分逐渐趋于缺乏状态,长期来看将不利于维持湿地的稳定与健康。  相似文献   
9.
对长三角地区某市垃圾焚烧行业的环保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区域垃圾焚烧企业,在保证规模、控制数量及地域上均衡布置的前提下,行业废水、废气污染治理设施齐全,废水、废气均稳定可达标排放,调查时段内未有投诉问题。区域垃圾焚烧行业在做到当下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区域垃圾焚烧行业污染可控,对城市垃圾焚烧行业环保发展具备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e newly formed extensive flooded land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old great potentials to provide ecosystem services (ESs) for surrounding cities and communities. Conflicting values an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may complicate and inhibit broad-scale decision-making for this novel ecosystem. Public attitudes are a crucial influence in the way this process plays ou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how the reservoir bank is perceiv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n terms of importance of riparian ESs, and preference for corresponding landscape design styles through photo-questionnaire interviewing. Although Chongqing citizens know little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concept, they do recognise riparia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especially the bank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interception functions, while benefits of habitats for wildlife and flood attenuation were of less concern. Recreational values were least appreciated,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other studies.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a wider, intensiv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various social media in today’s China. But publicity has been dominated by toxic air, 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control rather than the benefit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personal contact with nature. In line with recognition of ESs, there is quite strong preference for the forested design scenario and particularly vegetation components across the socio-demographic spectrum. Overall,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have very low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perceptual responses. Our study also revealed misunderstandings around riparian functions and a gap between public expectations and special abiotic and biotic prerequisites in restoring novel ecosystem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relevance of this research to urban novel ecosystems in general, and implications for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engaging appropriate public values in sustainabl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uch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